在3月11日時,一段Sony內部的demo影片流出,影片展示以AI技術驅動《地平線:西域禁地》的主角亞蘿伊(Aloy),玩家能直接透過語音與角色進行自由對話互動。這段影片迅速引發了業界關注與討論,再次掀起了遊戲業界和配音界對AI使用的擔憂與反彈,並呼應了我之前討論過的「聲音肖像權」議題:人的聲音是否也應該享有肖像權般的保護?
根據The Verge的報導,這次展示的技術融合了OpenAI的Whisper語音辨識系統,以及GPT-4、Llama 3等AI模型,還搭配Sony自家開發的聲音與臉部動畫技術。儘管此影片隨後因版權申訴而被撤下,但這種可能性仍讓業界感到不安。

身為亞蘿伊的聲音與動捕演員,Ashly Burch很快就在社群媒體上表達了她對此事的擔憂。Ashly Burch不僅提供角色的聲音演出,也透過動態捕捉技術(motion capture)負責角色的動作演繹。她特別指出,目前美國演員工會(SAG-AFTRA)正因AI技術的威脅進行罷工抗爭,要求遊戲公司未經演員同意,不得以AI複製他們的聲音與形象,且必須提供合理的報酬與保障。
Ashly Burch強調:「我並不是針對特定的遊戲公司,也不是要批評AI這項技術本身。技術並不是問題,遊戲公司想使用AI也不是問題。⋯⋯我真正感到憂心的,是這種藝術形式——遊戲表演藝術的未來。」她擔心在未經充分溝通與授權的情況,AI可能會對整個遊戲與表演藝術帶來負面的影響。她認為,若這樣的模式成為常態,將來演員的工作保障與尊嚴將受到極大的威脅,甚至可能危及新一代演員的誕生與培養。因此,她呼籲遊戲產業與相關單位,務必重視透明度與公平授權的原則,避免創作者們的權益被無視。
正如一位網友在Reddit上的評論所言:「一款關於機械統治世界的遊戲,現在卻可能以AI取代真人演出,真是諷刺極了!」未來,隨著技術的進步與應用場景的擴大,類似的討論只會越來越多。聲音是否應如同肖像一般,擁有法律層面的保護?AI技術與創作者之間的界線又該如何明確劃分,才能讓遊戲和藝術產業走得又遠又好?這或許是業界未來必須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