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從杰倫熊PhantaBear NFT看到了元宇宙的未來

在後浪潮之前的文章「第三波創作者經濟:元宇宙與無用階級大翻身」裡,我簡單分析了創作者經濟(creator economy)的三波模式。一開始,創作者的經濟來源是靠品牌廣告,後來出現訂閱制、群眾募資等粉絲經濟模式,接下來,我們現正要邁向的第三波創作者經濟,會匯流成粉絲持有作品,由收藏家與創作者組成的共同經濟體,也就是「欸來欸好玩」的NFT。

相信經過這陣子杰倫熊、零九貓,以及雨後春筍的萬物皆NFT的轟炸後,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這種「以收藏家社群為創作者經濟體」的DAO不陌生了。而這,或許就是元宇宙經濟體真實的模樣。

在文章中,我以韓國天團BTS來舉例,想像粉絲與創作者的界線會逐漸消弭,創作者與粉絲社群會相融成一間企業,阿米(A.R.M.Y)不再只是BTS的軍隊,阿米也加入了BTS作品的價值創造體系。只是,我當時沒想到,周杰倫會比韓國天團搶先做這件事,於是,我們今天看到了PhantaBear項目所創造的「東熊西猿」(Ape in the West, Bear in the East)盛況。

PhantaBear交易稱霸OpenSea平台,讓周杰倫紅到歐美這件事,相信這陣子大家也聽多了。但畢竟我是文組生,而且不是唸經濟學的,什麼智慧合約、NFT怎麼賺,這些我都無法聊,但倒是透過了人類學的老方法「參與觀察」(participant observation),花了一點台幣換了兩顆以太(ETH)進場,註冊Twitter、加進Discord、一起FOMO,然後買了不少JEPG垃圾(嗯,學費嘛),目前正被套牢著(有人想聽鬼故事嗎?)。雖然,杰倫熊我來不及出手是挺扼腕的,但我相信,來聊點NFT現象的心得應該還是可以啦。


NFT讓粉絲當股東

首先,我們先來簡單聊聊NFT究竟怎麼一回事。發行NFT,創作者賺什麼?

以PhantaBear為例,項目方EzekClub一共發行了10,000隻長相不一的杰倫熊,也就是我們說的「非同質化代幣」(Non-Fungible Token)。要單從這個名詞來理解意涵並不容易,白話的說,就是項目方透過屬性(properties)的稀有度設定,隨機生成(也就是排列組合),鑄造出每個都獨一無二的頭像。而10,000隻杰倫熊之間,會產生稀有度的差別,也就造就每一隻杰倫熊的價格差異。當時,盲盒價是0.26 ETH,也就是說,全數賣光項目方就會得到2,600 ETH。除此之外,NFT在二級市場(比如OpenSea)的每一次交易,項目方都能從成交價抽取10%佣金,這樣的遊戲規則,綁定了項目方與投資者之間的利益,為雙方奠定了共識的基礎,當NFT價格越高,雙方就能從中得到更多的好處。

聽起來像是一種投資,但NFT最特別的是,它是一種「愛的投資」。傳統上,我們經常聽到要「理性投資」,這是因為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,股票漲跌雖然也建立在共識之上,但量體過於龐大,資訊也不透明,使得我們經常看不清,只能「理性投資」,但NFT不一樣。一來,區塊鏈有著可追蹤的性質,二來,PhantaBear不過就一萬隻,更何況持有超過一隻的大有人在,從OpenSea上的數據可以看到,目前PhantaBear的持有者一共有5.3K。一個僅僅5,000人規模的社群,人數不多、資訊透明,要凝聚共識相對簡單。另外,周杰倫作為亞洲天王,好歹擁有千萬粉絲,要當杰倫熊的持有者,那也是萬中選一。

因此,NFT不僅作為「投資標的」,更擁有作品才有的「情感載體」特性,這等於是說,NFT有一種「把愛量化」的能力。千人規模的收藏家社群,加上共同利益的共識基礎,使得NFT項目的成與敗,是建立在項目方與持有者之間的關係之上,這就像是股東和企業之間的關係,我們可以說,NFT讓「粉絲即股東」的這種新型態社群出現了。


NFT作為DAO的入場通行證

有人說NFT是藝術品,有人說NFT是數位資產,但我認為,如果以現在正夯的頭像(PFP; Profile Picture)類型的NFT來看,NFT是一種俱樂部通行證。有人或許會問,加入周杰倫粉絲俱樂部,要花3.8 ETH(目前的地板價)也太貴了吧?

如果以投資的角度來說,越早入場的人紅利就越多,用盲盒價0.26 ETH買到杰倫熊,現在早已是超過10倍的回報。另外,如果你去看項目方的路線圖(roadmap),也就能搞清楚持有者與項目之間是建立了怎麼樣的關係。

比如說,對PhantaBear持有者而言,「虛擬演唱會」大概是最重要的項目方承諾。根據EzekClub路線圖,虛擬演唱會預計從2022年Q1開始搭建,Q2正式啟動,Q3會發送演唱會通行證。當然,杰倫熊持有者的利多,還不僅僅是周杰倫的虛擬演唱會(在此先假設是周董啦)。昨天(1/18)是周杰倫的生日,EzekClub就砸下重金,在紐約時代廣場登了影片廣告,為周董慶生。項目方此舉,不僅是表達心意,更是致力向西方觀眾介紹這位亞洲天王(不然在101登廣告就好了),這等誠意,恐怕不僅PhantaBear持有者,還是所有杰倫粉都會開心的。

頭腦動得快的你,大概不難發現NFT和群眾募資的相似之處。群眾募資,同樣也是先收錢後實現,只是贊助者本身既沒有社群文化(不會互道「GM」、「GN」),也沒有社群動機(不需要用「鑽石手」來相互鞏固對項目的信仰),而萬中選一的杰倫粉俱樂部,更有一種民主代議政治的意味在,這也正是DAO(分散式自治組織,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)的精髓,由DAO成員來決定一個粉絲社群的未來走向,有些福利,比如虛擬演唱會,的確是專屬於PhantaBear的持有者,但項目方所做的事,比如在紐約時代廣場登廣告為周董慶生,這也取悅了沒有持有PhantaBear的大多數杰倫粉。


NFT重新建構文化認同

人類學家研究文化,主位觀點(emic,在地人的觀點)是一個秘密武器。作為研究者,一定都會有客位觀點(etic,科學家取向的觀點),融合兩者,才能獲得對文化更全面的理解。在聽了前天(1/17)PhantaBear項目方EzekClub接受NFT網紅@Zeneca_33邀請,在Twitter Spaces上的一場直播之前,我對PhantaBear持有者的客位觀點大概是這樣:

PhantaBear的持有者,簡單分為兩類:杰倫粉和跟風仔。所謂的杰倫粉,就是遍佈於華語世界,那些聽華語金曲長大的孩子,或許住在台灣、中國、或是新馬地區,總之就是廣泛的華人;而所謂的跟風仔,大致上包括那些正想踏進或已經踏進NFT市場的人,他們在OpenSea排行榜上發現,「哇,PhantaBear這個項目有搞頭」,他們或許知道,也或許不知道誰是周杰倫。

在Twitter Spaces直播上,項目方和主持人拉了幾個聽眾上來分享和提問,其中出現了幾位美裔華人,他們讓我發現,這事情比我想得更有趣。我舉一位名為@IcedNFTea.eth的來賓為例。

@IcedNFTea.eth是一位美裔華人,一開始,他是因為群組裡的朋友分享了PhantaBear項目,但身為移民二代,他雖然聽說過周杰倫,但他對這號人物在亞洲的名氣和影響力壓根就不清楚。於是,他跑去問他的親戚,像是他的表哥、表弟、媽媽,他們口徑一致地都說:「周杰倫超屌der!」他也觀察到,PhantaBear這個項目帶進了很多NFT新手進場,項目發行不到一週,地板價就來到了8.8 ETH。於是,他心裡篤定,「這一定是亞洲版的無聊猿!」說到最後,他特別感謝了EzekClub發行了這個項目,讓他能夠認識周杰倫,並透過這個社群結交許多持有PhantaBear的朋友,讓他回到了他文化的根源,認識他父母來自的地方。(42:10–44:17)

這位@IcedNFTea.eth並非杰倫粉,嚴格來說,他是屬於我分類中的「跟風仔」。只是,他的美裔華人身份,使他因為PhantaBear重新與他不熟悉的華語世界再度連結,可以說,PhantaBear的出現,讓他重新建構了自己的認同。在直播中,也有幾位其他來賓訴說了與文化再連結的親身故事。PhantaBear可能讓移民二代重新認識了自身的文化根源,也可能讓周杰倫老粉絲重燃出新的熱情,也可能讓新加入的粉絲(包括西方聽眾)重新發掘了華語音樂,他們透過NFT,進入周杰倫所代表的華語音樂流行場景,並參與由持有者參與並自主經營的社群,產生出或多或少的身份新認同。

PhantaBear現象,不禁讓我聯想到《瘋狂亞洲富豪》(Crazy Rich Asians)上映造成的熱潮。《瘋狂亞洲富豪》引發的並不是我們(文化母國)的共鳴,而是既為華人又為美國人,講述身份認同被切割的共同經驗,進而引發出移民心中的共鳴。但除了包場看電影,華人移民並不能做更多事,但PhantaBear卻能跨越地理藩籬,迅速凝聚社群,持有者也透過散播熱情散播愛,來不斷增加並且累積NFT的價值,這恐怕不是任何一個已存的文化載體能夠達到的高度。


NFT實現了World Wide Web

2022年,元宇宙和Web3恐怕依然會是熱搜關鍵字。元宇宙追求的是沉浸式的網路體驗,而Web3追求的是去中心化的網路環境,但兩者的匯流,我相信會是必然的趨勢。從我的觀點來看,兩者的合而為一或者代表著World Wide Web精神的終將實現。

網路的出現,或許以技術面連結了世界,但文化就像泡泡,由於我們的語言,以及我們與土地的連結,我們依然活在自己的同溫層,依然只關心自己所處環境的人事物。但是從區塊鏈,發展到NFT、發展到DAO,緊接著是Web3和元宇宙的到來,我們可以從PhantaBear看到「愛與錢」相結合的威力,愛和情感代表著我們的內在動機,錢與利益代表著我們的外在動機,兩者相加是何等的強大?文化的泡泡破裂,跨文化的理解和深度的串連出現了可能,而元宇宙的出現,我相信也是建築在愛與錢兩者相加的這個基礎之上。

最後,我只想來一個肉麻噁心的結論。讓World Wide Web得以實現,推動元宇宙、邁向Web3的那些東西,表面上看起來是科技,但事實上,讓人類連結因而可能的,一直是愛,一直是人類內心的情感,是那些你因為鬼滅之刃、海賊王、漫威、星際大戰電影而迸發的感動。套一句《駭客任務4》片尾,導演送給自己父母的話:「愛,是一切的起源。」

訂閱電子報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