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前曾介紹過《Gorilla Tag》這款VR社交遊戲是如何跌破眾人眼鏡,成為青少年的社交新寵。粗糙的畫質加上樸素的玩法,讓許多人不解它何以能夠成功。但以最近公布的營收看來,《Gorilla Tag》無疑是款非常成功的VR遊戲。
就開發團隊Another Axiom所提供的數據看來,截至2024年6月,《Gorilla Tag》的總收入已超過1億美元,累計玩家數更破千萬,日活躍玩家也達百萬。值得一提的是,《Gorilla Tag》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遊戲內的服飾和裝飾道具。
Gorilla Tag:猿宇宙的成功
為什麼《Gorilla Tag》能夠如此成功?除了它獨特的遊戲玩法和準確的行銷策略之外,也許還有一些背景因素值得我們探討。《Gorilla Tag》誕生於2021年,正值全球疫情大流行期間,這一時期徹底改變了許多家庭的生活模式。許多家長不只被迫在家工作,還要邊照顧那些沒能去學校上學的孩子們,找到一項能讓孩子安靜下來的娛樂成為當務之急(還記得那個把孩子用膠帶黏在牆上的meme嗎?)。《Gorilla Tag》以其不需要高規格設備和容易上手的特性,很快成為了許多孩子的理想選擇。
作為一款社交型VR遊戲,《Gorilla Tag》著重於玩家之間的互動,而不是畫質多好、畫面多擬真或是玩法有多炫。它鼓勵玩家在虛擬世界中與他人一起享受遊戲時單純的美好,滿足了疫情期間人們(尤其是孩子們)對於社交的渴望。
和VRChat有什麼不同?
你或許也會想說,VRChat也是一款非常成熟的VR社交應用,那為什麼它沒能像《Gorilla Tag》一樣蔚為風潮?儘管VRChat提供了各式各樣的世界和極高自由度的Avatar,是個很不錯的使用者生成內容(UGC)平台,也有特定的族群在VRChat上非常活躍,進而形塑了獨特的社群文化。與此同時,這樣的開放性也帶來了較高的技術與硬體要求,對一般使用者,甚至是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,是一個相對較高的入門門檻。相比之下,《Gorilla Tag》的設計注重簡單易用,不需要高規格VR頭顯就能享受遊戲。
此外,VRChat的操作界面和互動機制相對複雜,新玩家需要花一定時間來學習如何使用,這種學習曲線對於那些想要打開就玩的玩家來說是一大障礙。而《Gorilla Tag》直觀的遊戲方式——透過擺動雙臂就可以移動,大大降低了新玩家的入門難度。
還有一點值得討論,與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消息有關——年齡限制。我們也知道,各大社群取向的平台、遊戲都努力吸引年輕人的目光,畢竟,他們才是未來的主力消費族群。我們都愛開放多元的VRChat,不過,與此同時,也讓他們需要採取更加嚴謹的年齡限制政策,以防未成年人看到18+的內容。《Gorilla Tag》雖然也需要年齡認證,不過年齡限制在13歲,13歲以下如果有父母同意也是可以遊玩,這無疑讓《Gorilla Tag》擁有一群更加年輕且廣大的使用族群。
對於《Gorilla Tag》能夠如此成功,不僅令你我感到意外。John Carmack在看到這消息後,也發推文表示:「業界有不少人對《Gorilla Tag》這款遊戲不太理解,因為它不符合他們對一款『成功的VR遊戲』的傳統想像。然而,當市場有所表示,我們就該傾聽!」雖然許多開發者始終追求像3A大作那樣的細節和高品質,但實際上,一個成功的VR作品不僅需要時運的加持,同時也依賴於背後精巧的遊戲設計和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