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立電影公司A24,以挖掘「具獨特觀點的電影」聞名,尤其在當代恐怖與藝術電影領域,包括《媽的多重宇宙》、《宿怨》、《單身動物園》都出自它們。這使A24成為眾多影迷心中的寶藏電影公司。
不過,最近A24宣傳新作《帝國浩劫:美國內戰》(Civil War)時,使用AI生成的海報,在社群網路上招致猛烈砲火。究竟人們在不爽什麼?
Netflix跟HBO也中招
《帝國浩劫:美國內戰》由亞力克斯・嘉蘭(Alex Garland)執導——他的代表作《人造意識》(Ex Machina)(同樣由A24出品),試圖警告人們AI的危險,現在看來有些諷刺——講述近未來的美國,加州與德州宣布脫離聯邦政府,並組成聯盟,反抗準獨裁的美國總統。電影切中時下政治日益極化的美國現況,讓人思考會不會準確預言美國的未來,因此不但票房亮眼,討論度也極高。
A24在這波熱度下,於18日在Instagram釋出五張美國被戰火蹂躪的圖片,隨後卻被網友發現許多詭異之處。例如一張描繪洛杉磯海報裡,出現跟氣墊船一樣巨大的天鵝;邁阿密街道被炸毀的汽車,有三個側門;芝加哥河旁的濱海城市大廈,在現實中是相鄰的兩棟,圖片中卻被分開在河兩岸⋯⋯。
無獨有偶,最近占據台灣Netflix排行榜的真實罪案紀錄片《雙面女弒親案》(What Jennifer Did),也被人指出裡面幾幅女主角(?)珍妮佛・潘(Jennifer Pan)的照片看起來非常不自然,彷彿出自AI之手。更之前,則有HBO《無間警探》(True Detective)第四季,被人發現某集一位礦工房間,出現一幅真實存在的韓國女團IVE的「假海報」,看起來粗糙之餘,還有種邪教感;另一張則是有重金屬樂團「Kiss」成員,上頭卻寫著另一個樂團名「Metallica」的平行時空海報。
《無間警探》裡的兩張假樂團海報。這位40歲礦工不但是K-pop粉絲,也愛重金屬,品味很多元。(來源:X)
AI引發真實跟倫理的思考
這幾個例子都引發觀眾在社群上抗議。不過細究原因,除了AI犯的低級錯誤讓人不能接受外,案例之間還是有點不同。其中A24比較類似向AI低頭,與它們出品「小眾、邪典卻精緻電影的公司形象」不符,給人一種「不酷了」的感覺。如X上網友說的:「本來以為你們是很酷的獨立電影典範,結果你們卻幹這種蠢事,使用那種建立在偷來藝術上的AI。」
Netflix的《雙面女弒親案》則因為牽涉到真實罪案紀錄片的倫理引發關注:一部主打探討真相的作品,卻使用可能虛假的素材,這樣還能成立嗎?甚且,可能虛假的紀錄片勾起的輿論討論,卻會影響真實存在的案件人物。至於《無間警探》就更直接了,如線上媒體Futurism總結:一個40歲藍領礦工,會是韓國女團的粉絲嗎?
影視作品引入AI難免?
回頭看三家公司對事件的回應也很有趣,多少反映它們如何看待自己在公眾間的形象。
A24跟HBO都承認了那些影像是AI做的,Netflix《雙面女弒親案》製作人只曖昧的說「任何電影製作都會使用各種工具,包括Photoshop。」而最近Netflix CEO格雷格・彼特斯(Greg Peters)更進一步表示,他們致力提供、開發新的工具,讓創作者講述故事,包括AI。
來勢洶洶的還有Sora。OpenAI不但已與好萊塢電影公司高層打過照面,更釋出了一批專業影像工作室與Sora共創的作品,有影像工作者甚至認為AI模型的錯亂幻覺反而能刺激靈感。
以資本終究會尋求降低成本來看,未來我們似乎很難不在電影或影集看見AI的身影或手筆。不過,重溫微軟釋出的AI報告,再看看A24等電影公司的翻車,會發現以人為本的「三明治式AI使用」——具主導權、創造力人類在前頭「詠唱」,產出交給AI,再由人類把關結果——才能在最大化成品跟兼顧品質間取得平衡。
也或許,AI製作會成為區別拍攝風格的手法之一,例如有的導演仍鍾愛實景拍攝,儘量少用綠幕搭景,如諾蘭(Christopher Nolan)跟拍攝《瘋狂麥斯:憤怒道》(Mad Max: Fury Road)的喬治・米勒(George Miller)。
你會因為電影或影集使用AI而不買單嗎?還是只要品質過關就不在意是怎麼製作的?也許我們(包括A24)都要回到那個初衷——作品是不是具有獨特觀點。這可能才是大部分觀眾所期待的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