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NFT熱潮的帶動,現在大家似乎都能說出幾句web2、web3的道理。比如,「這個項目方經營還是用web2的舊思維」、「大家一起努力往web3新世界前進」等等。最近有個新聞挺有意思的,NFT大藍籌BAYC無聊猿背後的公司Yuga Labs一共有4名創辦人,但他們都保持匿名身份,真實身份是誰?沒人知曉。但是,在BuzzFeed記者Katie Notopoulos的努力肉搜(不是元宇宙肉搜,而是在現實用公司註冊公開資料)之下,終於發現其中兩位創辦人的真實身份。
稱呼自己是「改革槓桿成癮者」的GordonGoner,真實身份是Greg Solano,是一名編輯兼書評,曾與《魔獸世界》設計師合著遊戲相關書籍(他們的確曾在Q&A中承認自己是一群電玩宅);而自介說自己「愛玩星海爭霸」的Gargamel,真實身份是Wylie Aronow,住芝加哥。兩人都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長大,看來他們在Q&A說4位創辦人「在現實生活中都是朋友」此言不假。
在被肉搜之後,兩位創辦人也大方在推特上承認BuzzFeed報導並非假新聞,不過這也就此引發出新世界(加密社群)與舊世界(現實世界)的雙方筆戰。加密社群抨擊,肉搜侵犯了兩位創辦人的隱私,這篇報導是「垃圾」、肉搜行為「令人作嘔」,而現實世界認為,Yuga Labs這家估值高達50億美金的公司,憑什麼對外隱瞞幕後主導者的身份?
這樣的論戰,充分體現出新舊世界的價值衝突,但也似乎有矛盾之處,相當有趣。比如,我們認為區塊鏈有著去中心化、可追蹤、資訊公開、完全透明的特性。但某種程度上,虛擬貨幣與NFT的價值是奠基在持有者的共識之上,而共識的背後,是不那麼透明的「信仰」和「神話」。
比如,中本聰的真實身份在幣圈(尤其是比特幣持有者)是禁忌話題,而BAYC創辦人的真實身份為何?這也不是NFT圈感興趣的問題。圈外卻對這些事大感興趣,反倒是中心化的傳統舊世界更熱衷於「除魅」。
這讓我想起後浪潮的內部讀書會看過的一本賽博龐克科幻經典《真名實姓》。這本完稿於1979年的小說,除了很早就提出網際網路和元宇宙的概念,也對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發展有著關鍵的影響,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,或者讀一下賽博尼尼寫的介紹文。
《真名實姓》的基礎概念,就是科幻文學巨頭克拉克(Arthur C. Clarke)的那句名言:「在任何一項足夠先進的技術和魔法之間,我們無法做出區分。」既然如此,科學時代可不可以是魔法時代?科學家可以是煉金術士,會寫程式的駭客更可以是巫師。
在遠古魔法時代,巫師或薩滿得住在部落之外,保持神秘,巫師之間「大巫鬥法」,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名字被對手知道,真名實姓一但曝光,巫師就會法力盡失,在小說中,元宇宙裡的大巫駭客也同樣如此。作為駭客,你可以在網路上策動第三世界國家的革命和叛亂,但真實身份絕對得保密,一但被政府查到,FBI就會來敲門了。
假設,真的有人查到中本聰的真名實姓,FBI應該是不會上門逮捕他啦,但比特幣會不會失去信仰?幣價會不會垮?這無從得知。但在Yuga Labs兩位創辦人被公佈身份之後,其他兩位創辦人No Saas和EmperorTomatoKetchup也隨之在推特上主動出櫃,可見「真名實姓」對NFT的影響不大,BAYC地板價也只跌了一點(從118 ETH跌到95 ETH)。畢竟,這是web3新時代,BAYC關乎的是幾千位持有者、以及成千上萬NFT信仰者的仰望,早就脫離了「創辦人出事、企業跟著垮」,一人當道的中心化舊時代了。
莫非,這跟web2、web3根本就無關,影響並不大的原因,其實是因為這四位創辦人不只宅得討喜,本人看起來也都潮潮帥帥有關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