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箱2022翠貝卡沉浸影展,從元宇宙直達世界的角落

台北的週末一直在下雨,空氣濕濕黏黏,尼尼我想要出門的念頭也跟著徹底熄滅。軟爛久了總是有點心虛,想到電影《星際效應》裡那句最經典的詩句:「切莫溫馴地步入良夜」(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),人家是年老也要燃燒咆哮,身為Gen Z怎可不把握時間體驗人生?

於是,泡好咖啡,對著電腦,尼尼我決定實行後浪潮粉專(定期分享新知,推推)給出的假日提案 — — VIVEPORT登進去,頭顯戴起來,週末就決定在家看翠貝卡沉浸影展!


逛影展先看分類是件正經事

今年翠貝卡沉浸影展(Tribeca Immersive)仍是和元宇宙裡的超現實博物館(Museum of Other Realities)合作,活動時間從2022年6月9日開始一直持續到7月1號,精選12部作品在線上展出;應用程式可以免費下載,只需要加購台幣149元的DLC就能看到飽。

作為美國最重要的三大影展之一,翠貝卡的策展方式有個特點,就是以觀眾的角度出發,用類型當作主題,方便大家迅速找到想看的片片。像這次線上展就分成社會議題/身份認同、自然環境、明日啟示,以及藝術與記憶四大項目,讓觀眾第一次看影展就上手。

快速看一下環境。這次展場設計分兩層樓,可以先在樓上看過每部片的預告,再到樓下展廳觀賞正片,整體環境蠻親切的!


在昨日與明日之間,探索記憶與情感

小驚喜是尼尼我曾經在文章裡推薦過的《Glimpse》也有上榜,這部片沒有上遊戲平台,是影展限定無誤啊!好片值得一看再看,冒著再次失戀的風險,我抓緊機會重溫這部精緻小品。

再來是兩部來自台灣的作品,藝術創作者謝文毅的《彼岸》化空間作為傳達媒介,帶領生者穿越重重維度,探問生死命題;而我最崇拜的電影導演蔡明亮這次不拍片,在《大師狂想曲:蔡明亮》裡成為故事的主角,開放自己的記憶,讓觀眾深入探索他的創作起源。


水深火熱,來自社會現場的重拳

同樣歸類在社會議題/身份認同的類型,《Container》和《This is Not a Ceremony》這兩部作品帶來實打實的震撼,成功地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。

《Container》的靈感源於考古學家在2015年公佈的發現。西元1794年,葡萄牙商船聖若澤 — 派克特非洲號(São José Paquete Africa)在南非開普敦港附近發生船難;當時船上載運著500多名非洲奴隸,其中有212人在手腳帶著鐐銬的狀態下,隨著船隻沉沒而葬身海底。

殘酷的是人口販運至今還在繼續,《Container》讓觀眾第一時間體驗浸泡在海中央,不由自主地被浪流沖來沖去,四下又無人那種無助,佐以被海帶打臉的羞恥感(?),再趁你還想「現在是什麼狀況」時帶你入住貨櫃屋,走一遍身為人類卻被當成商品販運的心路歷程。

好巧不巧,尼尼我在看完《Container》之後,又打開了《This is Not a Ceremony》,前面才被水泡得濕淋淋,現在直接被架上火堆。這真的不是派對或慶典之類的好玩東西,來自加拿大Piikani部落(Piikani Nation)的原住民導演Ahnahktsipiitaa將他們的神明帶到我面前,也讓我和族人面對面,聽他們親口訴說在錯誤的同化政策之下,加拿大原住民從小被迫與父母分離,生病受傷卻得不到妥善醫療的慘痛史。


好在如同前面說到,今年的展場設計很親切,一、二樓都有空間可以探索;就像現實世界看電影那樣,出了影廳,你還能在周遭晃晃,欣賞建築設計或看看植物,轉換一下情緒,讓這次影展多了很多生活感,我覺得有加分!

透過參加這次的翠貝卡影展,也讓我見識到許多平常很少接觸的議題,當然還有好幾部電影在等著我啊啊,如果你和尼尼一樣平常就會看紀錄片或實驗影像,那真的推薦你也來看看,期待大家一起分享其他好片與心得。

喜歡看展的朋友,也別錯過展中展《LGBTQ+ VR Museum》,展品都可以摸、可以拿起來看,除了不能餵它們吃蛋糕之外,自由度還是很高的!

訂閱電子報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