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,社群中討論度最熱的莫過於「Midjourney」了。看著大家不停分享一張又一張精緻卻有那麼點詭譎的圖片,說著這個AI生成藝術機器人有多厲害,即便用AI生成畫作也不是多新奇的事,但能夠達到如此完整度還是讓人嘖嘖稱奇。只要輸入幾個關鍵字,Midjourney就能夠在60秒內生成出四張圖,風格、樣式、元素不拘,四張圖還能視情況變化與增加細節,端看你和AI溝通的能力夠不夠高超,讓畫畫苦手如我,也可以出一張嘴叫AI幫你作畫,感覺真好。
隨著Midjourney的熱潮湧現,也激發出不少討論,像是「AI能夠生成藝術嗎?」、「AI是否將會取代藝術家和設計師?」、「什麼才稱得上是藝術?」不管哪個命題都是個大哉問,這邊我們也不深入探討,留待大家持續思考和討論。
只能說,隨著科技的突破與時代的演進,關於「何謂藝術」這件事的確難以妄下定義。然而,有一些藝術家,特別是今天的主角Albert Oehlen,本身就在不斷的打破規範與疆界,挑戰「何謂藝術」成了這位叛逆藝術家的首要任務。
壞掉的畫,是藝術嗎?
創作出一幅漂亮的畫作,或是創作出一幅創新的畫作,要我在兩者之間做選擇,我永遠都會選擇創新。對我來說,這就是繪畫的意義。我想創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東西。
— Albert Oehlen
出生於1954年的德國當代藝術家Albert Oehlen,在80年代於德國漢堡藝術學院學習期間,便已在柏林藝術圈嶄露頭角,成為年輕藝術家的核心人物。像是去世後名聲與日俱增的叛逆鬼才Martin Kippenberger,便是他一見如故的好夥伴,他們一起創作、辦展覽、撒野鬼混,目無法紀卻又才華洋溢,兩人甚至被蘇富比譽為「德國藝術圈的壞男孩」(The Bad Boys of the German Art World)。
當時恰逢新表現主義(Neo-Expressionism)興起,主要以扭曲的形態和粗獷的筆觸,來展現強烈的主觀感受。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之下,Albert Oehlen創作出一幅幅「壞畫」(Bad painting),企圖用幽默與反諷來挑戰和重塑規範,歇斯底里的拉扯著藝術的底線,撼動著傳統藝術觀念的神聖與權威。「我試著擺脫意義,我不具有任何意義,我只是試著做點什麼。」在一次訪問中他這麼說到。
雖然聽來有些桀驁不羈,但Albert Oehlen一心奉獻給繪畫的精神可說是十分自律且嚴謹。30多年來,他不斷嘗試解構創作過程,在不同風格之間跳躍,甚至在創作過程中強加一些很具象的限制,像是使用特定的顏色、固定繪畫的手勢和創作的時間等等。「如果你被迫改變一些東西,這會給創作帶來不安全感,這是非常有幫助的。它能讓你找到你真正需要的東西。」這些限制,或許正是讓他能夠不囿於習性,體驗全新感知的最佳解方。
在90年代時,Albert Oehlen也不斷將新科技融入他的作品中。他重組了德州儀器繪圖計算機中的圖形,創作出了一系列作品,讓電腦繪圖也能展現自由與隨機,把黑白點陣美學提升到另一個境界。
來點電子樂加上咖啡因,讓你永保清醒
這一次,又是個全新的視角、全新的嘗試。Albert Oehlen與VIVE Arts合作,準備在巴塞爾藝術展(Art Basel)展出期間,在作品《Basement Drawing》中,用VR把觀眾帶進他神秘的地下畫室。
我戴上VR頭顯,看著Albert Oehlen化身為超擬真的Avatar,一口喝下特製聯名款超級咖啡因飲料Cofftea(號稱可以讓你永遠都不要睡覺),開始有一搭沒一搭的作畫,背景襯著不成曲調的實驗電子樂,霓虹燈光閃爍,像是被Albert Oehlen的筆觸不斷重擊。
Albert Oehlen到底畫了些什麼?其實我在VR裡也看不太清楚(汗),但一切或許也不那麼重要。這個畫室的空間有些侷促,筆畫有些凌亂,然而不知道到底是因為節拍的重擊打醒了我,還是因爲超級咖啡因讓人清醒無比,我在VR裡彷彿和Albert Oehlen一以貫之的信念有了連結:「永保清醒的直視世界。」或許創作如此,生活也是如此。瞬間,我感到心靈無比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