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冰河時期動物帶進元宇宙?古生物學家用AR復活了猛瑪象

前陣子有個頗為聳動的新聞很吸引我,就是有一群瘋狂科學家想要用基因工程技術讓早在4000年前滅絕的長毛象(Woolly Mammoth)復活為什麼要這麼做呢?瘋狂歸瘋狂,他們還是提出了一個聽起來很遠大的目標 — — 用長毛象救地球。

這個由哈佛大學生物學與遺傳學家領軍的團隊,成立了一間公司「Colossal」,打算用有著「上帝的手術刀」之稱的CRISPR基因編輯術,透過修改亞洲象的基因組合,創造出「新・長毛象」這個能和遠古長毛象表現出相似特徵與行為的物種,並試圖用復活的長毛象來減緩北極永凍土融化。

實際上要怎麼進行,這邊就先不深入探討,畢竟除了技術問題外,基因工程依舊涉及不少道德爭議,而且,光是在講求高度還原的遊戲《動物園之星》( Planet Zoo)中復活的劍齒虎,都必須得不停的去看獸醫,在現實世界裡真的有辦法讓牠們健康長大嗎(?)。關於要讓古生物復活這件事情,也許還有別的方法。在美國洛杉磯的「拉布雷亞瀝青坑博物館」(La Brea Tar Pits and Museum)裡,一群古生物學家打算用AR復活冰河時期滅絕的物種。


仔細查查,有著「通往冰河時期大門」之稱的「拉布雷亞瀝青坑」是個很神奇的地方,此處位於洛杉磯市中心,周圍都是高樓大廈和馬路,直到現在仍不斷散發著濃濃的瀝青味,誰能料到這裡竟然是個化石大寶庫。

這是由於此處為天然瀝青的積集場所,在冰河時期,這些漆黑黏稠的瀝青坑成為了一個巨型陷阱,讓當時的動物們只要一踏入就會受困(據說現在還是會有不少動物掉入其中⋯⋯),真的是名符其實的「點仔膠,黏著腳」。這些動物的骨頭又因為受到瀝青的包覆,形成天然的防護,因此能夠長年以來保存良好。

從地懶(Ground Sloths)、恐狼(Dire Wolves)、劍齒虎(Smilodon)到哥倫比亞猛獁象(Columbian Mammoth)等等,這些化石涵蓋了四萬至一萬年前更新世時期的生物,目前已發掘出超過三百五十萬個化石(仍在如火如荼發掘中),蘊藏量可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。


說回到用AR復活古生物這件事,好像也不是多新鮮的事情,Google 3D animals中早已有近百種的動物AR,而且看起來都非常擬真,甚至也有各種恐龍的選項。那來自「拉布雷亞瀝青坑」的古生物AR,有什麼特別呢?這地方發現了這麼多的古生物化石,應該也有它的優勢才是⋯⋯

來自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(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)、拉布雷亞瀝青坑博物館與南加州大學(USC)的古生物學家一同合作,決定以低多邊形(Low Poly)風格建構出符合科學準確性的古生物3D模型看到的第一眼,我心想:「難道他們經費不足嗎?」不不不,這背後可蘊含著古生物學家的嚴謹堅持!

這群古生物學家認為,一般民眾在大眾媒體上所認識到的滅絕物種,像是《冰原歷險記》或《侏羅紀公園》,多是經過腦補的結果,甚至許多博物館中都常出現不準確的展品。這些古生物藝術,缺乏了對於實際證據的考察,科學準確性往往被擺到最後一位,不僅容易造成一般大眾的誤解,同時也對後續研究沒有幫助,而這也是古生物藝術領域常見的質疑與問題。

舉個例子,他們在AR模型中給了沙斯塔地懶(Shasta Ground Sloth)毛茸茸的皮毛,那是因為古生物學家確實發現了一具毛髮保存完好的完整遺骸,很合理。而對於乳齒象(Mastodons)的外觀,則不能過度詮釋,因為古生物學家僅僅發現了幾縷皮毛,如果給牠們覆上厚厚的毛皮,就只能稱得上是個藝術上的選擇。

此外,採用低多邊形模型對於進軍元宇宙還有很多好處,不僅可以廣泛利用於各種應用中,也要考量到各種裝置都能順利打開它,比起複雜精細的風格,在未來發現新的骨骼或化石時,要重新建置或更新的門檻也比較低。這樣的選擇,讓成群的古生物們更有望能在元宇宙裡成功復活!


目前,他們費盡苦心推出了13種冰河時期的動物AR模型,外觀和行為模式都是有科學依據的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期刊。或者,你也可以像我一樣召喚幾隻出來瞧瞧,覺得猛瑪象太大隻的話,劍齒虎是個不錯的選擇哦。

訂閱電子報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