虛擬偶像,是虛擬化身(avatar)技術的一種進階應用。這些角色可能以2D或3D形式呈現,也往往擁有自己的人格特徵、生活、背景故事。他們如同真人一樣在螢幕前演唱歌曲、跳舞甚至有著滿滿的代言商品。而虛擬偶像更是技術的集大成:透過語音合成技術,讓虛擬化身可以講話和唱歌;動作捕捉,則讓虛擬化身能活靈活現的動起來;再進階一點,有了全息投影等舞台技術,能將虛擬化身「站上」實體舞台,讓觀眾能無死角的欣賞演出。這些技術的結合不僅推動了娛樂產業的邊界,也為觀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追星體驗。
90年代:最早的虛擬偶像另有其人
提到虛擬偶像,許多人腦中會浮現初音未來。然而,早在1990年代初,日本的娛樂產業就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投資。知名藝人經紀公司Horipro於1995年耗費鉅資打造的虛擬偶像,伊達杏子(Kyoko Date)。如果對那個時期不太熟悉,這正是歷經泡沫經濟後,安室奈美惠創造「安室現象」、風靡一時的年代。
即使當時的技術尚未成熟,伊達杏子仍被設計得盡可能接近真實人類,她具備詳盡的背景故事和個性,甚至有著被星探發掘的經歷。1996年,她發行了首張單曲〈Love Communication〉,在MV中她不僅走在紐約和東京的街頭、在錄音室錄音,還能展現出生動的舞蹈動作。雖然按照今天的標準來看這些動作可能稍顯生硬,不過以當時的技術來說,這絕對是個令人驚艷的突破。
然而,伊達杏子的人氣仍難敵當時早已圈粉無數的藤崎詩織(Shiori Fujisaki),她是KONAMI的戀愛模擬遊戲《純愛手札》中的女主角。1996年,藤崎詩織也化身虛擬偶像,並在〈Love Communication〉發行不久後推出了自己的首張成功單曲〈Oshiete Mr. Sky〉。
即便市場表現不如預期,伊達杏子仍復出過幾次,甚至嘗試過在韓國出道,而最後一次是在2007年時,在虛擬社交平台《第二人生》中擔任活動的主持人。不過,這些都沒能讓她成功走紅。
千禧東方軍:初音未來的誕生
有趣的是,2007年正迎來初音未來的誕生。日本一家名叫Crypton Future Media的公司發布了一款名為「初音未來」(初音ミク)的語音合成軟體。這軟體是基於Yamaha公司開發的VOCALOID 2引擎製作的。VOCALOID技術讓使用者只需要輸入歌詞和旋律就能創作歌曲,而初音未來則是這個系統中的一個聲庫,由聲優藤田咲提供音源樣本,並由插畫家KEI以二次元動漫風格設計人物及繪畫。
在最初的設定中,初音未來只是一個軟體,根本稱不上虛擬偶像。然而,初音未來的故事卻走向一個出乎意料的發展。這款軟體秉持「人人皆可創作」的理念,激發了眾多創作者的靈感與分享欲,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。讓這來自「未來」的聲音,為後續虛擬偶像之路播下了種子。
一開始,音樂愛好者們開始使用初音未來V2來創作歌曲,並將作品上傳到Nico Nico等平台上,慢慢養成了龐大的粉絲群。附帶一提,YOASOBI的作曲家Ayase正是以VOCALOID創作的P主。
2010年,當初音未來以首創2.5D全息投影的形式「親臨」演唱會時,整個音樂產業為之震驚。成千上萬的粉絲揮舞著螢光棒,為這個由他們共同塑造的虛擬偶像歡呼。
2011年,《千本櫻》的爆紅成為一個轉捩點。人們驚喜地發現,這首富有魅力的歌曲竟然是由一個「虛擬歌手」演唱的。之後,更多由初音未來演唱的作品突破同溫層,知名度逐漸攀升。
為了讓不在日本的粉絲也能一親芳澤,從2014年開始至今,「MIKU EXPO」在全世界多個地區進行巡迴演出。這一系列活動不僅包括演唱會,還包括各種合作企劃展覽,使得初音未來的影響力擴展至國際,逐漸成為了跨越國界的文化符號。
初音未來的成功並非偶然。她的設計理念——讓所有人都能參與音樂創作——完美契合了網路時代使用者創作內容(UGC)的趨勢。粉絲們不再只是被動的消費者,而是有所貢獻的創作者。他們為初音未來創作歌曲、繪製插畫、製作影片,甚至設計服裝。這種前所未有的參與感,讓粉絲與初音未來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連結。
在2024年8月,Crypton宣布即將推出全新的「初音未來 V6 AI」,無論科技如何演進,初音未來將繼續陪伴著全球無數粉絲,創造出無數樂曲。
千禧西方軍:橫空出世的虛擬樂團Gorillaz
不過,虛擬偶像也並非是日本的專利。1998年,英國樂壇誕生了街頭霸王(Gorillaz)。由知名英國樂團Blur的主唱Damon Albarn和著名漫畫家Jamie Hewlett共同打造,帶出了一種與日本大不相同的虛擬偶像形式。
Gorillaz的誕生源於英國搖滾音樂圈的反思和創新。在90年代末,英倫搖滾(Britpop)風潮逐漸消退,音樂人開始另闢蹊徑。Albarn和Hewlett決定創造一個視覺上完全虛構的樂隊,以此來挑戰傳統的樂團形象和演出方式。
Gorillaz的初代成員由四個虛擬角色組成:主唱2-D、貝斯手Murdoc、鼓手Russel和吉他手Noodle。每個角色都有詳細的背景故事和鮮明的個性,這些故事透過MV、訪談甚至漫畫等多種形式呈現,形成了一個龐大而連貫的虛擬世界觀。這種將音樂、視覺藝術和故事敘述緊密結合的方式,為樂迷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音樂體驗。
在音樂風格上,Gorillaz也展現了極大的創新性。他們的音樂融合了搖滾、嘻哈、電子等多種元素,雖然音樂仍由Albarn和其他真人演出者創作和演唱,但這種多元化的音樂風格與他們的虛擬身份相得益彰,因為虛擬角色的設定使得跨界合作和風格融合變得更加自然。
Gorillaz的成功不僅證明了虛擬偶像在歐美市場的潛力,更掀起了一波全球性的熱潮。他們的專輯銷量令人咋舌:2005年發行的《Demon Days》全球銷量超過800萬張,在美國更獲得雙白金認證。2006年則以《Feel Good Inc.》獲得葛萊美「最佳流行音樂合作演唱獎」(Best Pop Collaboration With Vocals),更在頒獎典禮上和天后Madonna登台共演。
直到2024年,Gorillaz持續以其獨特風格活躍於流行樂壇,並隨著時代的演進在不同的社群平台上活躍如初,而他們的演出也不斷突破觀眾的想像,試探著科技與音樂的界線。
2010年代:虛擬偶像大爆發、K/DA崛起、Kpop加入戰局
隨著初音未來的走紅,虛擬偶像產業蓬勃發展,不只Crypton推出了更多角色,其他公司也相繼推出了以Vocaloid為基礎的虛擬偶像。
在2012年,中國推出了首位Vocaloid虛擬偶像洛天依,並成為CHINA PROJECT中文歌聲庫的首發。同年,日本經紀公司1st PLACE推出IA,以創作歌手Lia作為聲源,並與各廠牌的語音合成軟體合作開發聲庫。這些虛擬偶像讓Vocaloid生態系統變得更加龐大,語言也從日語逐漸擴增,更推動了音樂、動畫和其他媒體形式的有趣融合。
在2010年代末的韓國,則是以不同的切角引入了虛擬偶像概念。由拳頭社(Riot Games)旗下遊戲《英雄聯盟》(League of Legends)推出的虛擬女子偶像團體K/DA,成員包括遊戲中的熱門角色阿璃(Ahri)、阿卡莉(Akali)、伊芙琳(Evelynn)、凱莎(Kai’Sa),配音甚至請到知名Kpop女團(G)I-DLE曺薇娟、田小娟擔綱。
K/DA的首支單曲《POP/STARS》在2018年世界冠軍賽時首次亮相,更以擴增實境(Augmented Reality,AR)的方式登台演出。特別的是,在一次訪問中,K/DA的製作公司Fortiche表示,在這支MV中他們並無採用任何的動作捕捉技術,而是逐幀手繪動畫,展現出在動畫製作上的硬底子(附帶一提,Fortiche最有名的作品,就是大家熟知的《奧術》)。目前,這首單曲MV在YouTube上已達6億次的觀看次數。
2020年代:未來會是AI虛擬偶像和元宇宙的世界嗎?
到了2020年,擅長把玩概念與世界觀的Kpop產業也加入虛擬偶像戰局。由大廠SM娛樂推出的四人女團aespa,可說是把「虛擬-現實」等科幻元素玩得爐火純青。aespa的成員包括Karina、Giselle、Winter和Ningning。然而,在出道之始,aespa便被賦予了宏大的世界觀和人物設定,視為SM文化宇宙(SM Culture Universe)的一環。
光是團名aespa就有些故事,開頭的ae,可寫作符號æ,為「Avatar X Experience」的縮寫,呼應著團體的成立初衷——「遇見另一個自我化身,體驗全新世界」。
四位成員分別都有著一個虛擬化身(ae),這虛擬化身並非無中生有,而是從每個人在日常中不斷上傳的數據而來,也可看作是自己的數位孿生。也因此,四位成員的虛擬化身看起來會和本人有些神似,但又不太一樣,虛擬化身的名字便是本名前加上一個ae,像是ae-KARINA,若加上虛擬成員,aespa其實可看作有八位成員。
隨著AI的應用逐漸落地執行,Kpop產業中推出了不少AI虛擬偶像團體,透過深度偽造(Deepfake)技術,打造出極度擬真臉孔。這些AI偶像不僅能唱能跳,甚至在電視的打歌節目中亮相,肢體雖不如真人靈活,但若不細看幾乎難以分辨真假。
2021年,首個AI虛擬女團ETERNITY(又寫作IITERNITI)出道,成員共有11人。這些成員是透過社群媒體上對101張虛擬臉孔進行投票所選出的。ETERNITY由韓國科技公司玖脈(Pulse9)打造,並採自家開發的Deep Real AI技術所創造出的虛擬臉孔。據說,這比一般的deep fack技術還要強大。但剛出道時的主打MV,卻時常發生臉孔飄移、對不上的窘態,也受到不少網友批評。
諷刺的是,ETERNITY的出道單曲名為《I’m Real》,而最受歡迎的成員Dain的個人單曲名為《No Filter》,這些歌曲名稱,都反映出AI努力證明自己具有「真實性」的意圖。在2024年年初,ETERNITY啟動了Kickstarter群眾募資,用於未來的專輯與活動。然而,這場募資活動在截止日期前突然取消,只籌得到目標5,000美元中的586美元。
繼ETERNITY後,Kpop產業並未放棄嘗試。由Kakao ENTERTAINMENT於2023年推出的四人女團——MAVE:。資源龐大的MAVE:一出道就成為媒體焦點,不僅推出單曲、登上打歌舞台,甚至還有以團體為主題的網路漫畫。
不過,相較可以即時跟粉絲互動的真人偶像而言,AI偶像的限制還是相對要來得高,非常仰賴製作團隊的操作。目前,MAVE:正醞釀著2024年的回歸,但在話題消退後,粉絲是否依然會支持,這仍是一個未知數。
虛擬偶像至今已經走了三十多年,從初期的實驗階段,成長為一個成熟的產業,創造出巨大的產值。隨著科技的發展,虛擬化身的應用遠不止於虛擬偶像。從VTuber陪伴著粉絲們直播打game,到虛擬網紅在IG上代言帶貨,虛擬化身在不同的平台和領域中,以各種形態不斷演進。三十年前,誰能想到人們會對非人類的偶像如此著迷?我們又怎能不對未來充滿好奇?看看這些「虛擬化身」們,不禁思考著他們將會帶領娛樂產業走到何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