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必大家都對OpenAI技驚四座的文字轉影片AI「Sora」並不陌生吧。自上個月問世以來,Sora就爭議不斷,不僅惹得AI圈子網內互打,爭論著Sora究竟懂不懂世界運行的法則;也驚呆了好萊塢,據傳已有電影工作室因此暫停投資。而普羅大眾的我們,更是期待著——這麼酷的生成式AI,究竟什麼時候會開放給大家上手玩呢?
沒想到,在答案尚未揭曉之時,《彭博》傳出了消息,透露OpenAI正在積極與好萊塢的製片公司、電影工作室,以及經紀公司密集接觸。OpenAI想做什麼呢?據說,他們打算藉Sora進入電影業。報導指出:「目前正在讓一些知名演員和導演們試用Sora的能耐。」難不成Sora不打算依循DALL·E 2或Midjourney的慣例,讓人人都能一嚐成為畫家和設計師的滋味,而是要將它兜售給電影專業人士嗎?
隨著OpenAI官方部落格最新更新的文章〈Sora:第一印象〉,似乎從側面證實了媒體的猜測。OpenAI的確開始與專業電影工作室接觸,並請他們「試玩」Sora,用它來製作影像作品,就像是Apple請專業人士拿iPhone拍片那樣。「我們從創意社群獲得了寶貴的回饋,以幫助我們改進模型。」部落格引言這麼寫道。最初一批由Sora製作的AI影片,是由七組工作室/藝術家推出的七支短片。大家有興趣的話,可以自行到OpenAI部落格去觀賞這些AI影片。
但更令我好奇的部分,是專業人士的使用心得是什麼?藉由他們對Sora的回饋,似乎能夠窺得Sora的能力,以及OpenAI究竟會對影像工作者造成多大的「衝擊」。
將Sora作為刺激靈感的工具
從這幾位影像工作者和藝術家的回饋,用Sora來刺激靈感,與自己進行「頭腦風暴」還是一大助益。比方說品牌創意代理商Native Foreign的創意總監Nik Kleverov認為的,「Sora能為品牌客戶將概念視覺化,並快速迭代創意。」他表明,他是屬於邊做邊有靈感的人,「因此當我在使用Sora時,真的感覺到我能將任何想法變成現實。」
另外,也有其他藝術家不約而同提到,Sora確實能夠進入他們工作流程的環節,特別是在「將想像化為現實」的可視化上,能大幅降低技術門檻。譬如Alexander Reben這位藝術家,近期相當熱衷於把平面影片轉成3D模型的AI應用,他也試圖將AI創作做成現實中的3D雕塑。他就說明:「我使用Sora的經驗,是將它當作發展3D雕塑的起點。」
將Sora的「幻覺」視為一種想像力
有趣的是,我們雖然在「AI到底能不能搞懂物理」一文中討論了許多關於Sora的侷限性。在AI科學家口中Transformer模型的「AI幻覺」問題似乎不見得是缺點,至少對創作者而言,這反倒是一種優勢。多倫多團隊shy kids用Sora創作了短片〈Air Head〉,可說是這七支短片中最有意思的。他們表示:「在創造看似真實事物的方面,Sora表現得很出色,但真正令我們興奮的是,它能夠創造出超現實的事物。這會是抽象表現主義的新時代。」
另外,MV導演Paul Trillo以發送上太空的航海家金唱片為主題製作的短片也相當有趣。他提到:「當不複製舊東西,而是將本來沒機會看到、不可能實現的新想法變成現實時,Sora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。」曾在夢工廠動畫工作過的Don Allen III,也將Sora的「怪異」視為它最大的優勢:「它不會受到傳統物理定律或思維慣例的約束。」
這波Sora影片,讓我們見識到專業影像工作者會如何使用AI工具。不得不說,Sora那種「擬真又帶點沒邏輯」的詭異感,與夢境的感覺相當雷同,或許這正是AI的醍醐味吧。根據OpenAI CTO Mira Murati先前接受《華爾街日報》採訪的說法,Sora預計在2024年底前會開放給公眾使用。
在這邊先立個flag,到時肯定會有一堆人用ChatGPT寫歌詞、用Suno做音樂、再用Sora拍MV,究竟大家會不會很快也對這種「超現實夢境風」感到審美疲勞呢?